13524502776
新闻中心
2025广州设计周【5G20 | 20个“超级话题”】
发布时间:2025-08-06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5G20 | 20个“超级话题”:Vol1. 好宅的标准是什么?全案全管的定义是什么?

广州设计周



本期话题



iDesignjuedui设计:用三个词形容一下您自己

● 洪苍蔚:简单的、自然的、平衡的。

iDesignjuedui设计:在设计生涯中,您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?

● 洪苍蔚:最喜欢的是来自使用者的喜欢,也就是业主很满意,到现在还维护得很好,对其生活有很大影响和作用,常常能听到他们的反馈和互动,在言语中表达出喜欢和感激。

iDesignjuedui设计:在设计中您最在意的三个细节?

●洪苍蔚:一是大环境的场域,环境产物要有好的状态;二是建构中所有物质性的关系,要达到平衡,包括预算、材料等方面;三是使用者的行为,要让使用者感到舒适,真正符合其使用需求。

iDesignjuedui设计:大家都称您为设计隐士,您怎么看待这个称号?

洪苍蔚:没有刻意“隐”什么,只是因为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和别人不一样,很难和别人产生共鸣,要么不沟通,要么沟通很费劲,通常选择不沟通,把事情做好就好。





   iDesignjuedui设计:

对于您提出了“幸福好宅”的概念,我们想更具象地了解其定义和描述:到底什么是好宅?什么是幸福好宅?

洪苍蔚:就像吃东西,好吃是一个标准,但好吃没营养不行,有营养吃到大胖子也不行,营养不平衡也不行,只有好吃、有营养又均衡才是好的。空间也是如此,不是好看就好,不是好用就好,不是只单纯追求舒适就好。如果好看、舒适,还能带来健康、幸福,并且可以传承,这就是好的,也就是幸福好宅,它不在于东西价格的高低、尺度的大小。以前条件不具备,常常只能选择其一,比如以前看风水,迁就风水而不在意房子漏水;现在很多设计师只追求风格,住起来很不舒服,这些都不对。

()客观的物理环境是统一的,不会因年龄段而区分。就像食材如何处理zuihao,不会因为年纪有差别,只是最后小孩子可能要切碎一点,老人要煮得烂一点,这种末端的差异不称为设计,只是定义而已。比如小孩子的桌椅矮一点适合其身体尺度,老人的空间要注意防滑、防撞、无障碍,但不能过度强调这些,不然就偏离本质了。



也不用让每个设计师都应用“幸福好宅”的概念。它会成为一个普世概念就像新能源车会取代传统车一样,这是我的认知。如果还在旧赛道,很快会到极限,新赛道有新规则,需要一边走一边摸索。现在善用 AI,就像有了好军师、智囊团和执行团队,很多问题一个简单方法就能解决。时代不同了,认知很重要,技术不是关键,对平台的要求也变了。以前因为信息不通,有大型商场集中售卖,现在不用了,很多商场都不行了,购物形态和渠道变了,产业和平台也会变。团队可能不用再做平台,但调整工作内容,可能会做得更好。

  # 02

iDesignjuedui设计:

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好像都不一样那幸福好宅的标准是什么呢?


洪苍蔚:好宅的标准本质上是不变的,但在末端的人的使用上是活泼的,会根据个人差异做微调。以前地产商为了卖房子,强调风格、样式,设计师跟着套路走,这是误区,生活的本质不是这样的,从本质提炼出来的才是对生活的真正见解。本质上每个人的幸福是一样的。我喝水,你难道不喝水?我吸空气,你难道不吸?大家都是人,没有本质区别。你觉得不一样,是因为你没喝到好水。很多人喜欢喝饮料,结果不好,但他还是要喝水解渴,这是很基本的道理。

就像需要氧气,不能直接往血管里打氧,好宅也是如此,要用好方法、好东西改变人的存在状态,让人健康、豁达,家庭和谐,这就是幸福,比什么都好。好宅标准也一样,好东西好吃就是好吃,本质上没差异。有人能吃辣,有人不能,但可以做微辣,只保留口感不影响身体,这只是表象的差异。

我觉得设计师第一步应该和业主在 “好” 的标准上达成一致要是设计师没专业能力,不懂空调、水电、开窗这些,怎么能让业主住得舒适呢?要是能建造一个好容器,知道业主喜欢的颜色,业主怎么会不舒服?可现实中存在气流不通、用水不热、房间反锁、柜子撞人等问题,住得舒服但不一定平安,更谈不上健康发财。其实解决这些问题没门槛和技术难度,只要愿意做,认知到位就行。可有人觉得自己出国留学花了很多钱,这么简单的话就白学了,还怎么赚钱?于是就搞标签化,讲风格样式,误导业主,这是营销手段,不是真正的服务。就像看病,明明药吃一天就好,却吓唬病人说可能活不久,让他吃一辈子,要么是认知不够、医术不好,要么是别有所图。好医生应该一次搞定,让病人下次不用来。


iDesignjuedui设计: 

您提到的“全案全管”是什么?



洪苍蔚:“全管”简单说就是什么都管,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从大的环境场域的设计处理,到装修建造的转化落地,再到装饰陈列的契合,还有生活美学的提升,比如插花、香道等与生活相关的美学认知培养,甚至包括后期的维修保养、永续更新,就像手机APP不断迭代升级一样,让居住环境持续保持好的状态。这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认知问题,看你愿不愿意这样做。




其实就是围绕简单、自然、平衡来做事情。生活是有根性、有所本的,住是生活的刚需,就像医生看病要把病治好一样,我们认为把事情做好才是目的。“全案全管”涉及往大的方向处理好环境场域,让其有能量;处理好装修建造图纸转化成三维关系的建造环节,这涉及很多专业内容;做好装饰陈列,不是传统的软装摆样子,而是要更契合环境,建立舒适的使用关系,甚至植入有表征、有能量的符号器皿等。 # 04

iDesignjuedui设计:

在需求改变引发产业链变异的背景下生态循环、设计师角色及高端定制的关键是什么?

洪苍蔚:生态不是讲座里讲的有山有水、花花草草那么简单。就像给人体供氧,直接把氧打到血管里人会中毒,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,这才叫生态,转化需要链条上的所有人循环起来才行我觉得我能衔接上。这条链条是过去产业形成的,但现在需求本质变了,链条会发生大变异。很多中间商、卖材料的,甚至全屋定制、设计师都可能会消失。就像车子,不用自己做电池,有集成商做好;也不用自己开发导航和自驾系统,集成商和开发商会做好。以前买石头、材料要满街挑,现在按两下就行,产业结构和过去完全不同了。

只有在高端定制领域,设计师或者说环境创造师才有用,基础技法不会消失,它只是一种功能不管高端低端,都是定义问题,和设计本身没关系。比如老人小孩对好宅的需求有本质差别吗?普货和高定也只是定义,不是说普货就差,就像车子都有标配。现在大家担心的是高定怎么做出差异,共性的东西越来越容易达到,少一样竞争力就差了,要叠加别人没有但好用的东西。高定是一种定义和认知,比如本来 5 种颜色,就要第 6 种,这对功能没影响,就是认知和定义的问题。

   # 05

       iDesignjuedui设计:

现在很多人倡导去客厅化、去区隔化,这是不是在朝您说的方向发展:不要用具体概念圈住人?

洪苍蔚:如果客户有去客厅化的要求,针对性地去掉客厅是对的。但要一群人在一段时间形成集体性的生活习惯,变成文化现象后,才能去谈这种事。如果是个人倡导去个性化,就是吹牛,会误导他人因为不同家庭情况不同,比如两口之家和四口之家、三代同堂的家庭,标准不一样。


iDesignjuedui设计:

 洪老师,您认为现如今是拼技术的时代还是拼认知的时代?


洪苍蔚:拼的是眼界,看事情本质的通透度,愿意去做有时候发现不用设计师也能做到。就像写文案,以前需要专业的人,现在按两下就行,比专业的还快。那些做视觉的,我们(AI)十分钟做完,他们一个礼拜还交不了差,总来回问,这就是不擅用工具、不与时俱进,其实事情很简单。我觉得是大家不愿意理解,其实这道理不难,但很多人不相信。


一场关于 “好宅” 与设计的探讨终究要落回到 “人” 的身上。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表层概念,转而思考空间如何服务于人的本质需求 设计便有了更深厚的意义。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,真正的竞争力或许不在于技法的娴熟,而在于对生活本质的通透理解:知道什么是 “必须”,什么是 “冗余”,什么能真正让空间成为幸福的载体。

这场对话,让我们更清晰地看见:好的设计,是让空间成为生活的背景,而非主角;好的宅居,是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与安宁。

最后,感谢洪苍蔚老师的分享,也愿这场对话能为你带来关于 “家” 与 “设计” 的新思考。

下期话题:设计助农如何展开?欢迎通过【iDesign juedui设计】公众号及小红书平台下方的评论区留下~


◎ 2025广州设计周5G20之20个“超级话题”正式启动!


「5G20」特别企划,官宣!


核心提示:2025广州设计展,2025广州设计周官宣,2025广州设计周报名时间,2025广州设计周预订中,2025广州设计周报道
刚发布的文章
联系方式
  • 地址: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江南大道1333弄11号楼(临港长兴科技园)
  • 电话:13524502776
  • 手机:13524502776
  • 联系人:刘献花
新闻分类
最新发布
企业新闻
站内搜索